一轮朝阳喷薄而出,瑰丽的光芒映照着乌审大地,让人感受到隆冬里的暖阳与温馨。在乌审旗也有这样一个像朝阳一样的计生标兵,用满腔热情浇灌着人口与计生,播洒着文明与希望。初涉计生工作,是踟躅不前,还是迎难而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她毅然决然的干起了计划生育工作,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无怨无悔的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伟大的计生事业,她用汗水、真情、爱心谱写了一首动听的“和谐计生”曲,荡气回肠,余音袅袅,传唱在了胜利村的父老乡亲心中。她,就是乌兰陶勒盖镇胜利村计生主任邱爱英。
一、潜心学习,追求上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年48岁且学历并不高的邱爱英把这句话抄录在了案头,并把它作为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这位在计划生育工作岗位摸爬滚打了20多个春秋的农村基层女干部,面对被人称为当今“天下第一难”的计划生育工作,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常抓不懈地把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落到实处。邱爱英为了使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她下决心要为自己“充电”,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她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培训,并反复学习《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管理》等法律法规以及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科普知识。邱爱英如饥似渴地学习,孜孜不倦地追求,视野不断开阔,知识面不断拓宽,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政策水平、工作决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二、爱岗敬业,开拓创新,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邱爱英担任计生村长以来,为了实现“一个也不能多”的目标,她切实履行职责,忘我工作,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自觉带头实行计划生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面对计划生育工作十分被动的局面,邱爱英模范带头实行计划生育,主动放弃了生育二胎的机会。同时组建了一支老年秧歌队,在农闲时间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殖健康知识等内容的宣传,用充满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感染、引导群众,不仅给群众带来了快乐,而且还使群众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是大势所趋,为她以后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年多来,邱爱英起早贪黑,走家串户,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做计生对象的思想工作。在“钉子户”面前,邱爱英总是忍辱负重,竭尽全力做思想工作。王军、潘晓丽夫妇已生育2个女孩,由于受“重男轻女”等封建观念的影响,总想生个男孩来延续香火、传宗接代,始终不愿做结扎手术,邱爱英便上门做工作,不料遭到了一通铺天盖脸的谩骂,但她不计个人得失,不厌其烦地连续10多次登门耐心细致的做工作,最后王军夫妇转变了观念,并在邱爱英的陪护下到旗计划生育服务站做了结扎手术。
2009年,邱爱英得知外出2年多的农民王平,已生育一男,妻子现又孕,她便立即步行十余里,赶到王平家,与王家交谈,王父王母告诉她“我们已是几代单传,恳请你放了我们吧”。面对乡情与友情的考验,她并没有拿原则与之交换,她苦口婆心地劝王某遵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最终王某被她的真诚所感动,放弃了再生育的念头。就这样,邱爱英年复一年重复着自己的工作,在她的努力下,她所在村的计划生育率、妇检到位率和“四术”到位率均达到100﹪,全村无违法生育,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以下,全村连续8年被评为镇“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她个人则年年荣获各级授予的“优秀计划生育村长”、“计划生育模范户”、“十佳村干部”和“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三、热心服务,播洒爱心,积极带领群众致富
“让群众过上富裕日子是邱爱英最大的心愿”,她把为群众搞好生产、生活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年来,她协助村两委组织群众走养殖之路,成立了“黄香牌养猪协会”,使得群众的人均收入突破万元。与此同时,她还热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村民贺小军常年沉溺于赌博之中不能自拔,夫妻二人为此经常吵架。邱爱英知道后,就经常去劝解,劝他把心思放在勤劳致富上,终于在她的说服教育下,贺小军建起了自己的养猪厂,一年下来,收入增加了5万多元。小两口非常感激邱爱英,逢年过节都要带着礼品去看她,邱爱英总是婉言谢绝,她说:“这些事都是我应该做的。”
勇于拼搏,勇于创新,邱爱英历尽苦难,痴心不改,亲人面前的“铁包公”、群众心里的“贴心人”。她数年如一日地默默坚守着自己平凡的岗位,努力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奋力开拓不平凡的人生道路。她亲身经历为基本国策描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用实际行动为计划生育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人口计生局 王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