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面对当前严峻的人口计生工作形势,达拉特旗狠抓工作任务落实,通过突出“稳、实、学、惠、新”抓工作推进,促进了全旗人口计生工作大发展。
一是在“稳”字上定基调,保持低生育水平稳定。继续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不断改进和完善人口计生目标责任管理,在考核内容、范围、指标及方式方法上,更加注重联系苏木镇、街道实际,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截止目前,全旗总人口为35.5万人,已婚育龄妇女7.5万人,出生人数为2822人,出生率为7.7‰,计划生育率为97%,综合节育率为91.6%,继续保持了稳定的低生育水平,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人口环境。
二是在“实”字上下功夫,夯实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了与公安、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的人口基础数据应用、共享和比对工作长效机制;推进了计生干部入户摸底调查工作常态化;加大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将全员人口信息的完成情况与奖励挂钩,切实加快人口信息化建设步伐,确保各项效果指标无水份,数据实。通过不定期召开季度工作专题会议,通报季度工作情况,安排部署当前工作任务,要求各苏木镇、街道计生办对于局里下发的每个文件、每项工作任务,要在充分吃透精神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用心用力用智抓好落实。局里对各苏木镇、街道计生办的工作开展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
三是在“学”字上强本领,提升计生干部素质。4月初,组织各计生办主任、分管领导及人口计生局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了全国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鄂尔多斯副市长曹郅琛的讲话精神。8月初,组织了全旗人口计生系统干部参加的闭卷考试。1-9月份,局机关及局属二级单位37人参加了包括依法行政、流动人口管理及技术服务方面内容的市级以上各类培训学习,组织全旗各苏木镇、街道400余名计生干部参加了旗局组织的分期分批业务培训,提升了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理论素养。
四是在“惠”字上作文章,构筑惠民政策保障网。深入实施“好宝宝鄂尔多斯行动”,开展人口早教工作。旗内现有幼儿园园中园2个,私立亲子园2个,为镇内400多名0-3岁婴幼儿开展早教教育工作;加强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全旗第一所青春期健康教育基地,目前已进入设计阶段;继续实施“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截止目前,累计发放牛奶29248件,3264余人受益;深入开展创建“幸福家庭,和谐达拉特”活动。联合市人口计生委,共慰问贫困计生家庭45户,投入35377元为1097人办理了计生系列保险。通过对特殊计生家庭进行了摸底调查,确定2013年帮扶计生创业家庭104户,奖励幸福家庭109户;积极贯彻落实对计划生育的奖励优惠政策。2013年最终确定独生子女户4951户,主动放弃生育指标户880户,长效节育措施户388户,新增60岁奖励扶助31人,历年奖励户今年因死亡退出7人,2013年60周岁奖励累计185人,新增特别扶助3人,2013年特别扶助累计8人,少生快富新增加8户,当年需要兑现8户,45-59周岁养老保险补贴8203户;拟定了《达拉特旗失独家庭特别扶助实施方案》已上报旗人民政府审批;全力推进了免费孕前健康检查工作,共有4170余名计划怀孕夫妇接受了服务,参检率达75.6%以上,查出370余例高风险人群,取得了较好的预防效果。
五是在“新”字上求突破,打造人口计生工作新亮点。今年,我旗新打造了靴铺窑子村人口文化大院和东海心赵美玲人口文化户。靴铺窑子村人口文化大院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8.5平方米,绿化面积100平方米,庭院道路硬化面积达300多平方米,内设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活动室、生殖保健服务室、药具室、农耕文化展厅、流动人口之家、人口学校、棋牌室等。流动人口亲情服务室为流动人口提供了免费的网络服务,流动人口之家为贫困流动人口捐赠生活用品。农耕文化展厅,现有农具、家具、农村生活用品150余件,厅内可以感受到农耕文明时代靴铺窑村浓郁的时代气息;赵美玲人口文化户,户主赵美玲作为我旗的一个民间剪纸艺人,从小痴迷于剪纸艺术,40年从未放下手中的剪刀,用一双巧手剪出了百姓心中的美好人生和农村大地的发展变迁。其剪纸作品先后应邀参加了“全区首届农牧民书画展”、自治区书画联谊会“迎接新世界书画展”、“草原儿女迎奥运”等大型会展。她的作品“中国好运图”获得了2007年全旗“文学艺术创作”二等奖,尤其是其创作的蒙汉文140米的剪纸长卷农民纪事图,反映了广大农牧民婚育观念的巨大转变,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计划生育工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迁。如今,建起了占地600平米的剪纸艺术展厅和剪纸创作基地,作为我旗的人口文化户,周边的育龄妇女、中小学生经常在农闲或假期时慕名前来参观学习。
(达拉特旗人口计生局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