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东胜区人口计生局以统筹推进人口计生工作,不断强化管理,深化优质服务,健全利益导向机制,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为东胜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重点强化以下六方面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能力。一方面坚持人口计生基本国策、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票否决”三个不动摇,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和市关于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初召开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大会,层层签订责任书,兑现上年度奖惩。另一方面完善全员人口信息化建设,提高三级网络人口计生干部应用水平,提升人口计生工作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年投入经费50万元。
落实利益导向政策,巩固人口计生惠民利民成果。将落实“三项制度”和 “三项奖励”纳入目标考核范围,今年兑现各类奖励费28.4万元。继续开展“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本级投入55万元,发放牛奶27676件和3459套婴幼儿早教资料(碟)。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采取发放现金、购买农机具等多种形式,累计救助因疾病、伤残、子女上大学等原因造成贫困的计生家庭97户,发放公益金47.3万元。积极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补贴制度,发放补助现金11.5万元。开展生育关怀系列保险,截止目前共办理双女户养老保险(一次性奖励)1038人份,投入资金78万元;办理计生干部平安保险604人份,投入资金3.13万元。
强化基础建设,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大力实施“健康母亲、幸福家庭”工程。利用流动服务车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以村(社区)为服务阵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殖健康义诊活动50余场次、服务育龄群众1万多人;全面展开孕前优生检测,全年实验室检查5954人。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专项调研11次,发放优生宣传册2万余份,优生问卷8000份;开展优生专题宣传5场次,受教育人数达8000余人。大力实施避孕药具“易得工程”,在镇、街道人口密集区安装售套机15台。
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构建人口文化宣传新格局。利用重大纪念日开展大型宣教活动40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6万份。加强人口文化阵地建设,推进先进人口文化深入发展。投入80万元对交通街道吉劳庆社区人口文化大院、铜川镇人口文化街、巴音门克街道新园社区人口文化公园、天骄街道人口文化长廊等进行建设与完善,筹划新建建设街道曙光社区人口文化大院、三角绿地人口文化公园,现规划设计已完成。积极开展“好宝宝鄂尔多斯行动”,深入推进优生促进工程和婴幼儿发展教育工作。投入早教经费40余万元,建成早教机构15所,拥有教职人员170人,在教幼儿2100人。举办大型母婴讲座20场次,培训家长1.4万人。
关注流动人口,积极推进均等化服务。全力做好“六免一普及”服务(即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免费发送避孕药具、免费开展环孕情监测、免费发放叶酸、免费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普及科学运用计划生育知识);享受计划生育特别救助慰问金资助;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可以免费接受就业培训;为其子女免费进行疫苗接种;子女入学享受与本区户籍学生同样的待遇(三免一补);政策内怀孕的已婚流动育龄妇女可以免费享受“一杯奶”生育关怀政策;将流动人口纳入全民医保体系。
注重综合治理,坚持依法行政构建和谐计生。研究制定打击“两非”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相关责任。利用电视台、电台、公交公司,报纸、电信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联合药监、卫生、公安、妇联、监察等部门出动执法人员420余人次,执法车100余辆次,检查各类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个体诊所240余家。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培训方式参加和办班12期、培训850人次。积极开展“阳光计生行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限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制,设立政风行风投诉电话、意见箱,聘请行风评议监督员,开办“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开展农民工和流动人口计生“双评活动”、“下评上”活动,发放调查问卷500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