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扩容提质,“健康基石”不断夯实
与北京民航医院(京蒙合作)、天津环湖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自治区内外三级医院组建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19个,全年下沉内科、妇产科、外科、口腔科等科室共57名专家到鄂托克旗开展门诊坐诊、手术,带教等工作。利用医联体医院技术优势,协助鄂托克旗医疗机构开展包括内镜经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经皮椎体成形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膀胱镜下前列腺切除术等新技术、新项目11项。
深入开展“假日门诊”,柔性引进北京、海南、山东、湖南、宁夏等地知名专家,成立“名医工作室”2个。2024年,外聘专家坐诊423人次,诊疗5575人次,开展手术692台,学术讲座19次,开展远程诊疗、远程影像诊断17104次。通过“引进来”“沉下去”,推动医院各相关专科业务水平迅速提高。
完善资源布局,借鉴东台医改经验,结合鄂托克旗实际,构建“一中心三点五片区”(一个综合管理中心、三个医共体试点、五个苏木镇片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体系,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下沉”工作,牵头医院长期派驻7名骨干人员、轮派97名医务人员下沉对口成员单位每月不少于10天,截至目前,牵头医院下沉专家120人次,服务4121人次,举办义诊及健康咨询活动94期,累计义诊18897余人次,提供健康咨询12067余人次;组织开展各类讲座28次,累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435余人次。
坚持创新驱动,综合医改走深做实
积极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公立医院均已开通线上挂号、线上缴费、床旁结算等便民服务功能,旗人民医院上线自治区首家旗县级“互联网医院”,各医疗机构设置“简易门诊”“延时门诊”“夜间门诊”“护理延伸服务”,截至目前,提供预约诊疗服务13.1万人次,方面门诊接诊3659人次,护理延伸服务269人次,患者就医获得感明显提高。
深入实施“医疗服务提升年”活动,全旗医疗机构开展新业务、新技术22项,新增日间手术项目215项,申报自治区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4个,增设临床科室6个,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搭建上下联动数据系统,科学布局五大信息中心,打通检查检验、救治诊治、院外服务“三大环节”,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后,可提供远程影像诊断、心电诊断等服务,实现旗域内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共体运行效率。
共建共享,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打造乌兰镇育英社区“社区医养结合示范点”。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打造乌兰镇育花托育机构“萌宝驿站”,筹建公立托育机构3处。落实特殊人群奖励扶助政策,确认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1176人,发放奖励资金112万余元。积极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开展宫颈癌筛查3243人,乳腺癌筛查3190人。全年体检入托儿童3000余人,体检中小学生17000余人。
将鄂托克旗人民医院安宁疗护与肿瘤中心工程建设项目与蒙医综合医院扩建项目作为2024年票选民生项目全力推动。满足肿瘤患者就医及社会养老照护需求,旗人民医院安宁疗护与肿瘤中心7月份建成投用,累计收治患者397人,其中肿瘤患者安宁疗护服务4人。
全力推动重点民生保障项目,高质量完成免费“四癌”筛查,全年开展结直肠癌筛查11981人,肝癌、肺癌筛查8019人。
强化健康宣传矩阵建设,新增健康小屋1所,开展健康教育活动28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手册、宣传品15余种共计2万余份,制发电视专栏20期,发布健康宣教视频93条,健康科普直播30期,推送各类健康知识512条,户外LED屏和室内电视播放宣传视频2300次。鄂托克旗居民健康素养率由31.7%提升至34.62%。
守正创新,中医药(蒙医药)高质量发展
投资1.57亿元推动旗蒙医综合医院改扩建,建成后新增床位200个,进一步增强蒙医药诊疗服务能力。研发新蒙药制剂及新型疗法3项,其中1项荣选中华老字号并纳入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蒙医馆)建设率100%,6类10项中医药(蒙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提供率100%。逐步形成了以旗蒙医综合医院为龙头、各苏木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涵盖全旗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蒙医药)服务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