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076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4-09-19 09:08
来源: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字号:
打印
  鄂建提复字〔2024〕256号   签发人:张秀玲 
  全利军委员:

  您的《关于推动我市医共体建设让人民有医靠的提案》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从2024年起,我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东胜区、康巴什区除外),到2025年底,所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达到国家评估考核标准。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按照自治区统筹、盟市统建、旗区统用建设要求,依托市级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搭建全市统一的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协同服务水平和政府监管水平。建立开放共享的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检验、远程会诊等中心,将远程医疗延伸到乡村,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目前伊金霍洛旗、乌审旗县域医共体平台已投运,且运行良好,其它旗区医共体平台正在积极筹建中。

  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县域医共体与公立三级医院的合作,公立三级医院通过专家派驻、专科共建、临床带教、远程协同、科研和项目协作等方式,提升总医院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开展帮扶的公立三级医院对总医院医疗、药学、护理、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至少派出3名专家常年驻守,每批派驻人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建立以旗带乡、旗乡一体帮扶机制,总医院向乡镇(街道)常年派驻临床、管理人才,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总医院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常年服务。 

  三、加快县域医共体总医院能力提升。推进专科建设,在总医院设立中医(蒙医)治未病、特色康复、胸痛、卒中、创伤、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慢病管理等中心。总医院牵头设立县域医共体发展“基金池”,集中资金重点打造优势学科,拓展提升服务功能。建立县域急诊急救联动机制,打造县域急诊急救网络,推动县域以五大中心为主的急救资源下沉。对照国家关于县级医疗能力建设推荐标准和基本标准,认真评估综合服务能力,针对性提升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将县域医共体建设与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千县工程”、“组团式”紧密型帮扶等各项行动紧密结合,以利益共享机制引导优质资源下沉,提升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到2025年,全市县域医共体总医院全部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国家推荐标准。 

  四、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将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作为技术支撑力量纳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和质量,并建立家庭医生首诊制度和激励制度,做好全程连续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完善签约服务费、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方案。一是为家庭医生提供绿色通道,将20%以上专家号源、预约检查、床位等医疗资源交由家庭医生管理支配。二是推动资源下沉,通过联合病房、联合门诊、远程医疗,为签约居民提供“一站式”全专结合服务,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入签约服务全过程。三是推行一体化签约管理服务,居民与县域医共体内任意一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即视为与县域医共体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签约,享有县域医共体内各项签约优惠政策。四是推动“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配置应用,开展网上签约服务,为签约居民在线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延伸处方等服务,推进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转变。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4721     

  (联系人:李冲辉,联系电话:0477-8589767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