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 这些疫苗接种知识很重要,宝爸宝妈快收藏!
发布日期:2024-12-18 15:15
来源:鄂尔多斯市卫健委
字号:
打印
   2024年4月25日是第38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为“共同行动 接种疫苗 为全生命周期护航” 

  

  

  

  

  

  

  

 

  什么是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为什么要给孩子接种疫苗?

  

 

  

  

  

 

  

  

  

  婴儿出生后,虽可以从母亲体内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抗体。但随着孩子月龄增长,其体内的母体抗体效力会逐渐减弱、消失,绝大多数儿童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后,儿童群体可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保护儿童健康的手段。

 

   

  

  

 

 

  

 

  

  

  

 

  目前有哪几类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

 

  

 

 

  

  主要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此外还包括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和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
 

 

  

  非免疫规划疫苗: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随着条件的成熟,许多非免疫规划疫苗也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儿童疫苗接种时间

  

 

  

  

  

 

  

  

  

 

  

  

  

  

  

  

  

 

 

  

 

  

  

  

 

  以下情况暂缓接种疫苗

  

 

  

  

  

 

  

  

  

  1. 发热(体温>37.5℃)、患急性传染病或其它疾病者。
 

 

  

  2. 患牛皮癣、皮肤感染、严重皮炎或严重湿疹的儿童。
 

 

  

  3. 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或活动性结核的儿童。
 

 

  

  4. 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或癫痫病的儿童。
 

 

  

  5. 患重症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6. 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儿童。
 

 

  

  7. 正在腹泻的儿童,不宜服用小儿麻痹滴剂。
 

 

  

  8. 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请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接种前后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前

  

 

 

  

 

  

  

  

  1. 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母子健康手册》或《儿童保健手册》,以便医生了解基本情况。
 

 

  

  2. 注意清洁:选择干净易穿脱的衣服,做好接种部位皮肤的清洁工作。
 

 

  

  3. 主动如实告知孩子的健康状况和病史,尤其是上一次接种疫苗后是否出现不适或过敏史,以便医生筛查。
 

 

  

  4. 详细了解接种疫苗的名称、批号、有效期等被告知的有关事宜,签字确认后接受预防接种服务。
 

 

  

 

  接种疫苗后

  

 

 

  

 

  

  

    1. 接种后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确定孩子无异常反应后离开。

  

   

  

    2. 口服减毒活疫苗服药前、后30分钟内不要进食任何温热食物或饮品。

   

  

    3. 接种部位24小时内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注射部位感染。

   

  

    4. 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如果出现轻微发热、食欲不振、哭闹或者接种部位红肿等不良反应,不用担心,一般在2—3天内可以自行恢复。如果反应加重或家长认为有必要的,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