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在“幼有所育”上不断探索,以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优质医疗资源为载体,成立了全市首家公立婴幼儿托育服务指导中心,着力解决广大干部群众“带娃难、带娃累、没人带、不会带”难题。
一、用心探索,实现托育服务一体化,保障婴幼儿身心健康
鄂托克前旗婴幼儿托育服务指导中心深度融合儿科医疗和托育服务,形成“医、育、学”婴幼儿照护服务新模式,集“婴幼儿健康监测、生长发育评估、疾病诊疗、预防保健、养育指导、产后康复”等功能为一体,为保障收托婴幼儿身心健康打造了良好平台。一是配强师资队伍,打牢师资基础。在全市医疗体系、卫生系统内,深入挖掘兼具备优幼儿教师、保育员资质和一定医疗专业基础的优秀老师,在师资配备上严把准入关,中心现有育儿老师6名,保育员4名,保健医6名,营养师1名。二是儿科名医坐阵,提供专业化服务。依托王大卫、乌兰巴雅尔名医工作室等专家团队,运用“专家+保健医+保育员”的专业团队保障模式,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提供充分的医疗技术支撑,每周安排2天专家巡诊、每天开展保健医晨检、午检,为婴幼儿早期发展、健康管理、科学养育、卫生保健等方面做足了医疗保障。2023年共举办了儿保专家课堂1次、开展儿童推拿54次、艾灸38次。
二、悉心呵护,实现婴幼儿抚育科学化,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鄂托克前旗婴幼儿托育服务指导中心以安全为第一要务,通过打造“家”一样的环境,营造“家”一样的温暖,让孩子身体安全健康、心灵安稳舒适,身心同步发展。一是打造安全环境,筑牢安全保障。按照“高标准、严要求、无死角、无漏洞”的原则,科学配置符合婴幼儿月龄特点的家具、用具、玩具、图书,配备充分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创设安全适宜的物理环境,让婴幼儿大胆活动,让家长放心。针对小月龄婴幼儿特别设立了独立房间,由专人负责看护养育,确保婴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的进餐时间,比家长更专业、更负责、更用心。二是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监测。根据不同婴幼儿体制和需要,由专业营养师分类制定营养食谱,并对婴幼儿进餐、营养摄入和身高体重变化等情况进行日常监测比对,主动干预并纠正幼儿的不良生活作息习惯。由专业医师通过交流、观察、互动、引导等方式开展儿童心理健康评估,确保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三是设置科学课程,激发婴幼儿活力。针对适龄幼儿合理开设感官协调、全脑开发课程、语言启蒙、情感认知等主题课程,为婴幼儿塑造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促进婴幼儿在安全、温馨的环境中主动探索、健康成长。
三、暖心服务,实现托育服务普惠性,指导家长科学养育
鄂托克前旗婴幼儿托育服务指导中心设立托位数123个,现全旗共有托位数523个,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5.4个,在自治区范围内处于高位水平。在托位数量上进行了扩充,在托育服务上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一是灵活安排收托时间,解决职工养娃困扰。为满足全旗干部职工托育服务期盼,解决“尽心工作”与“科学带娃”的矛盾,托育服务指导中心推出灵活服务、暖心举措,打造建在“单位门口”的医疗机构托育服务试点。形成“政府政策支持、单位提供场所”的多方共济机制,根据上下班时间灵活设置入园离园时间,开展延时晚托,实现职工工作、带娃两不误,为广大干部职工家庭带来了“养娃”福音,目前已托收婴幼儿51人次。二是开展产后康复治疗,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产后门诊、盆底筛查室、盆底治疗室等,针对产后42天复查内容和产后功能障碍、功能减退等问题,结合现在化仪器,推出“物理因子疗法、药物疗法、手法治疗”,能够开展磁电联合治疗、盆底康复治疗、产后妇科超声检查、腹直肌修复、磁刺激治疗等专业治疗,为产妇放心托育提供了充足的健康保障和心理支持。三是开设家长课堂,解决不会带娃难题。邀请专家、名医从“疾病预防、饮食摄入、药物识别使用、科学运动”等方面为家长科学抚养婴幼儿普及知识,建立家长与老师、幼儿之间的沟通互动的桥梁,促进双方理解、支持,帮助指导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科学原理,做好教育经验的传递,让家长会带娃、乐带娃、科学带娃。
鄂托克前旗婴幼儿托育服务指导中心“用爱养育、用心教育、用医护佑”,化解群众“带娃难、养娃难”,守护婴幼儿“身、心”健康,成功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医育结合”新路子。
(文/ 鲁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