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7月
28日是第
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
“消除肝炎,积极行动
”。据统计,我国每年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占全球近一半,这些原发的肝癌病例多因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引起。肝炎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在临床上它通常包含五种类别,分别是由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五种肝炎。这些肝炎都是有传染性的,都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可以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给全球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针对这五种类型的肝炎,医药科研领域一直在努力,分别研发出了不同类型的药物,有的也有了针对性的疫苗。
1.甲肝预后前景好。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引起,预防HAV感染的方法包括接种甲型肝炎疫苗、甲肝免疫球蛋白以及注重卫生措施。急性甲肝多有自限性,采取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支持疗法,包括多休息,摄入清淡有营养的饮食等。据统计,85%的甲肝患者在3个月内可获得临床和生化恢复,几乎所有患者在6个月时都能恢复,只有极少数可能进展为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这类患者除积极的支持治疗外,还可能需要肝移植。
用药:存在消化道症状时,需注意电解质平衡,可酌情用一些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制剂、多不饱和卵磷脂制剂和双环醇等,起到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肝细胞等作用,有望减轻肝脏炎症损伤;同时应当慎用可致肝损伤或经肝脏代谢的药物。
2.乙肝用药武器多。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依据感染的时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预防HBV感染的方法包括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无论急性还是慢性感染,治疗上主要是抗病毒,以降低HBV相关肝硬化以及肝癌的发生率。
用药: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口服的核苷类似物,目前首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但需要长期用药,治疗疗程不确定。另一类是针剂,包括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相比口服药来说,针剂不良反应多一些,但疗程固定,实现临床治愈(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机会多。除此之外还有抗炎、抗氧化、保肝治疗,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制剂、多不饱和卵磷脂制剂和双环醇等,可以减轻肝脏炎症损伤。还有抗纤维化治疗用药,包括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片,存在明显纤维化或肝硬化的患者可酌情选用。需要注意,谷氨酰胺基转移酶明显升高的患者可以酌情使用,但不宜多种药物联合。
3.丙肝复方新药好。丙肝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消化系统为主,表现为恶心、食欲下降,部分患者可有黄疸。目前尚未有相关的预防疫苗,无论急性还是慢性HCV感染,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和抗病毒药物对于丙肝改善可能有一定帮助。
用药:目前临床的常用药包括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它是一个复方制剂,由索磷布韦400毫克和维帕他韦100毫克组成,每日一次,每次一片,连续治疗12周。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水、肝性脑病或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可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的基础上联用利巴韦林,治疗12周。格卡瑞韦/哌仑他韦也是一款复方制剂,每片包含50毫克格卡瑞韦和20毫克哌仑他韦,每日一次,每次三片,根据不同情况连续治疗8~16周。无论哪种基因型,这两种方案都很有效,安全性也良好。但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不推荐与以下药物合用:胺碘酮、某些抗癫痫发作药物(如苯妥英、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奥卡西平)、利福霉素类、某些HIV抗逆转录病毒药(如依非韦伦)、圣约翰草。
4.丁肝重在防乙肝。由于丁肝病毒(HDV)依赖乙肝病毒(HBV)来复制,因此丁肝患者往往同时患有或既往得过乙型肝炎。HDV与HBV重叠感染后,可促使肝损害加重,并易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
用药:目前针对HDV感染既无疫苗可预防,也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HBV易感者广泛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HDV感染切实可行的方法。急性丁肝的治疗主要是支持治疗。重度急性丁肝患者应转诊接受肝移植评估,并实施针对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尤其是能检测到HBV病毒量阳性的患者。慢性丁肝患者如果血清丙氨酰胺基转移酶升高和HDV病毒量阳性,应积极用药治疗,主要是长效干扰素。
5.戊肝大多可自愈。戊型肝炎是由戊肝病毒(HEV)感染所引起,其流行特点类似甲型肝炎,多经粪-口途径传播,为生食肉类或饮用污染水源导致。该病的治疗取决于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病程阶段(如急性期还是慢性期)。目前我国已经有预防戊肝病毒的疫苗,主要是面向有风险的人群接种。
用药:急性HEV感染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为轻度自限性疾病(4~6周内自愈),一般预后较好,因此大多数患者只需给予支持性治疗。急性HEV感染后发生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肝移植。慢性HEV感染几乎都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治疗包括减少免疫抑制治疗和/或启动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药物为利巴韦林,剂量为600~1000毫克/日,治疗12周。如果治疗失败,可考虑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和索非布韦治疗。
(文/ 武智渊)